风劲帆满图新志,砥砺奋进正当时。2月14日,中共江苏科技大学四届四次全委(扩大)会召开。主会场设长山校区船苑剧场,分会场设长山校区各学院、梦溪校区、张家港校区,校党委委员、全体教职工参会。校党委书记杨建新主持大会并作工作报告,校长嵇春艳作工作报告,校领导潘锦全、任南、安祥卫、李木旺、施伟东、周宏根、叶永林在主会场出席大会。学校全体教职工同心谋划学校高质量发展蓝图,铆足干劲奋力开创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局面。
2024年,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、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,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,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全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。学校在第三方评价机构“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”位列中国高校第139位,最新自然指数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38位,ESI学科排名位列国内高校第145位。
2025年是建成教育强国全面布局、高位推进之年,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、“十五五”规划的谋划之年,是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建设的决胜之年,是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的深化之年,全体江科大人将凝心聚力铆足干劲,向着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努力奔跑。
校长嵇春艳作《深耕细作 谋实担当 精心描绘高质量发展新画卷》工作报告,回顾学校2024年工作成绩和亮点,对2025年工作进行部署。
报告指出,2025年学校聚焦党的建设、高质量发展、资源条件保障等方面,确定了13项年度重点工作和74项党政工作年度目标任务。
嵇春艳强调,做好2025年工作意义重大,尤其是要全力以赴,高质量完成高峰计划建设任务;要集中精力,高标准谋划学科建设发展;要整合资源,有组织提升行业领域竞争优势;要争取主动,发力盘活校内校外办学资源;要前瞻谋划,全面启动“十五五”事业发展规划。
嵇春艳就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。一是建设高水平大学要上下同心,攻坚克难。全校上下要保持道不变、志不改的强大定力,坚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;要拥有敢创新、勇攻坚的锐气胆魄,既要有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追求,也要真正把各项工作摆到高水平大学的行列中去比较、赶超。二是建设高水平大学要聚焦重点,谋划布局。要聚焦人才培养质量、深化学科建设、提升科研水平、引育高端人才、重大重要成果突破等重点领域,科学谋划布局,集中资源,精准发力,团结一致攻坚克难。三是建设高水平大学要借力借势,善于学习。借政策之机,争取外部支持;借行业之势,深化产教融合;借校友之力,构建发展网络;要善于学习,推动自我革新,以更强的能力、更高的水平服务行业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。
校党委书记杨建新作《干字当头 创字为要 奋力开创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局面》工作报告。他指出,过去一年,学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,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成效;强基固本筑堡垒,党的建设取得了新气象;构建政通人和的校园环境,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取得了新变化。
杨建新代表学校党委就做好2025年工作提出三点工作意见。一是知势明势,顺势而为,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把握主动权,下好先手棋。要把握高等教育发展机遇和江苏“走在前、做示范”发展机遇,抢占先手;要直面外部的竞争压力、学科特色与产业升级的匹配压力、来自内部的发展压力,增强信心;要认清形势,明确方向,坚持守正创新、校地协同、产教融合。二是干字当头,迎难而上,凝心聚力开创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局面。要更新发展理念,塑造发展新动能,坚持系统观念,注重统筹谋划,开放融合发展,开展穿透式研究,坚持小切口、大突破,提升开拓创新能力;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大学建设,坚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,将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,同部署,同推进,同考核;要以特色发展赋能高水平大学建设,突出育人本色,锻造行业脊梁,锚定战略方向,强化特色优势,深化协同创新,激活创新动能,引育领军人才,打造发展引擎;要坚持走与行业区域协同融合之路,抢抓机遇,锚定融合发展方向,构建体系,夯实融合发展根基,抓实载体,加快论证大学科技园建设;要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,解放思想,转变观念,勇于担当,敢于作为,讲政治、守底线;要不断提升学校精细化治理能力,强化开源节流、优化资源配置,强化数字赋能,提升治理效能,强化师生为本,激发内生动力。三是强化责任,坚韧执着,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。要严格落实巡视整改政治责任;要坚决守牢安全稳定、意识形态底线;要深化作风建设,筑牢纪律防线,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。
杨建新号召全体教职工,坚持干字当头,增强信心、迎难而上、奋发有为,把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切实转化为“事事心中有底”的行动力,立说立行、紧抓快办,开辟出事业发展的新天地,向着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努力奋进。
各单位深入学习研讨书记和校长的新学期工作报告,一致认为报告目标明确、任务具体、措施有力,为新学期工作指明了方向。大家纷纷表示,学校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,催人奋进,要聚焦学校中心工作,用实干实绩实效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再上新台阶。
(撰稿:程鹏 初审:程鹏 二审:丁红 终审:周春燕 编辑:程鹏)